常常看到学生一提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,教师为指导学生作文也常常是翻遍资料,想方设法,苦苦寻觅好办法。却不知,大家手中的课本就是最好的写作教学蓝本,而大家很多教师却总是忽略了这一点,没充分发挥课本在写作教学中的要紧用途。
标题是文章的双眼,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。中学习语文所收篇目,其标题可谓异彩纷呈。或新颖别致,耐人寻味,如《喂—出来》;或意境深远,含蓄隽永,如《孤独之旅》;或生动形象,脉脉含情,如《父亲的花儿落了》;或主旨突出,旗帜鲜明,如《微笑着面对生活》;或言简意赅,高度概括,如《再塑生命》;或托物言志,精炼传神,如《行道树》……对这类颇具特点的标题,在导入新课释题解题之时,我一直着意从内容、范围、文体、语法,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,比较,用心抓“题眼”,让学生明确题目与内容的关系,了解精心拟题的妙处,掌握拟题的办法。如此篇篇渗透,每天“见面”,耳濡目染,使学生既学会了命题方法,又深味了文章内涵,学习成效不言而喻。在我布置的平常作文自由命题时,学生们根据课文的一些拟题办法,拟出了很多新颖又颇具吸引力的题目。如《老师·母亲》、《对手,你好!》《诚信归来》、《“7—1=0”》,还有些借用古今中外的诗词、名句、歌词,如《勿以善小而不为》、《明月千里寄相思》、《初中三年级,想说爱你困难》、《今天有点烦》等,这类题目都很别致显眼,让人耳目一新。
课文多为名家名作,或朴实无华,或凝炼准确,或委婉隽永,或辞美情真,或自然清爽,字字珠矶,遣词造句的方法都非常高。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《春》,他不说春风拂面,而说“像妈妈的手爱抚着你”一个“爱抚”,巧用拟人格,多么亲切;小草开始成长变绿,课文用一个“钻”字,多么形象,充满生命力!文中叠字、叠词、叠句的很多运用、更是让人回味无穷。“欣欣”、“嫩嫩”、“绿绿”、“轻悄悄”、“软绵绵”音韵响亮,步伐欢快,读之琅琅上口,体现了抑扬顿挫的语言美,仿佛使大家感觉到了春季优美的旋律。对如此空灵华美的妙词佳句,我需要学生一要咀嚼,品尝,多读多背,培养语感;二要广收博采,不断积累,丰富词语、辞格,学会各种句式的特质,不拘一格,广开“语”路;三应该注意学以致用,尽快将阅读中获得的“养分”转化为表达能力。同时我也用心把课文中的名言佳句移植于课堂教学语言之中,凭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美的意境,让学生时时熏陶感染于语言的特有魔力之中。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课文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“源头活水”,以课本为依托,返璞归真,在课文中引导学生学作文,大家就会发现,原来作文教学其实也非常简单。